《规则》中提到的区块链存证证据是指通过区块链技术存储的电子数据。区块链存储的不是数据内容,而是经过加密运算所得的哈希值。由于区块链技术具有分布式存储和加密运算等特点,上链后的数据难以篡改,因此人民法院承认其真实性。
根据《规则》第1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确认区块链电子数据上链后未经篡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可以确保上链前数据的真实性。所以,《规则》所认可的区块链存证证据的真实性只针对上链后的证据,而不涵盖区块链存储数据全流程的真实性。
因此,《规则》第18条明确了对上链前数据真实性的审查机制。人民法院将综合考虑上链前数据的来源、生成机制、存储过程等情况来判断证据的真实性。换句话说,如果上链前的数据是虚假的,该证据将不被认可。所以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中,如何确保上链前数据的真实性将是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上链前数据真实性的问题,杭州互联网法院在2019年率先实践了“真链”概念。他们直接从原始数据产生时就进行存证固证,以确认电子数据上链前后的真实状态,确保电子数据的真实性。那么,“真链”的条件和接入方式是怎样的呢?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杭州安存科技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和实践。他们与北信源合作,于2018年9月成立了项目组共同研发区块链机。经过14个月的方案选型和碰合,区块链机在2020年5月诞生并实现量产,两方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专利申请。在2021年2月,该区块链机以短短10个月的时间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
杭州安存科技研发的区块链机从数据产生的一刻起,实时将数据上链。不仅会使用时间戳记录数据产生的时间,还采用GPS/北斗定位芯片来记录数据产生服务器的经纬度,以时空两个维度证明上链前后数据的真实性。
目前,安存区块链机已被应用于厦门中级人民法院、邹平生态环境局、航天驭星等领域的司法办案、生态环保和卫星发射数据存证。值得一提的是,区块链机可直接安装于企业的机房或云服务器端,作为物理节点与使用主体紧密绑定,解决了中小机构上链难和部署成本高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司法机关对区块链存证证据审查认定标准趋于完善。相信通过对区块链存证证据应用的不断深入,未来将构建一个成熟完善的区块链存证证据生态。
2020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时代的到来表明企业和互联网的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数据呈几何级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44ZB,中国占18%。数据二次增长的结构变化给数据存储系统带来了...
2 月 27 日,RockTree Capital 携手 Odaily 星球日报、Golden Gate、LI.FI、Maple Finance 举办“RockTree OG Talk Series:Web3.0 跨链...
BinanceLabs(@BinanceLabs)约50分钟前以105美元的价格向#Binance存入75万值得注意的是,币安实验室是PerpetualProtocol的投资者,并且已经两年没有参与目前,币安实验室仍持有...
最新消息!存档节点正在彻底改变区块链世界!这些节点存储整个区块链历史记录,为开发人员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数据访问权限。这对于dApp、金融工具和分析平台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可确保快速准确的数据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