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薛女士体验过一次,让她叫苦不迭。买多少就能返多少?去年,薛女士多次听老同事彭先生说,在“倍思品”微信平台上买东西,可以全额返还,他买了价值10多万元的商品,钱都如约返还了,她有点心动。当年11月,她在该平台上注册,并限时购买了338元一条的毛巾,果然22天后全额返还到了她的账户。之后,薛女士陆续在该平台上的“一折购”(以进货价的5至6倍买入,下单20天后返还购买资金的90%)、“限时购”(以进货价的5至10倍买入,下单22天后全额返还)上买了合计3万余元的商品。但是,正美滋滋地等着全额返还的薛女士,发现平台发布信息称资金断裂不再返款。这时,她才如梦初醒。
今年3月2日,薛女士报警。市公安局经侦大队迅速成立专案组。3月6日,主犯林某被抓捕归案。林某归案后,专案组民警再接再厉,快速将同案人员潘某和陈某抓捕归案,该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顺利告破。
经查,2017年6月份以来,犯罪嫌疑人林某伙同潘某、陈某成立倍思品购物平台,并通过微信发广告、拉群、搞年会、介绍奖励、限时抢购等方式,大肆宣传在该平台上购买商品可以按时返利。截至今年3月,该平台共吸引上千人消费,遍及全国各地,消费总额达1600万余元,造成消费者400多万元的损失。
噱头消费为何屡见不鲜事实上,“倍思品”并不是第一个倒闭并涉嫌犯罪的购物返利平台。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陆续爆出购物返利平台倒闭,2012年,红火一时的购物返利平台“万家购物”就因涉嫌传销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警方分析,层出不穷的购物全额返利平台,无论表面多么光鲜,其实都经不起推敲、违背市场经济原理,最终目的是快速非法集资。商家在推广时,时常推出一元抢购、介绍奖励等手段,这些手段充分利用了消费者以小博大和随众心理。许多消费者明知该类平台存在猫腻,但仍侥幸地认为自己能捞一笔。同时,一些人看到亲友在该类平台上消费并成功返利,随众心理会诱导其跟风消费。
警方提醒市民,鉴别该类平台牢记以下三要诀:高额返利,多陷阱;介绍拉人,是传销;低价抢购,空噱头。市民应擦亮眼睛,看好钱包。
本文来自 Business Wire Odaily 星球日报译者 | 念银思唐 面向下一代提供一体化金融解决方案的公司 Step 宣布获得由 Triplepoint Capital 和 Evolve Bank &...
本文来自 The Block,原文作者:Kari McMahon Odaily 星球日报译者 | 念银思唐 摘要: - 金融服务公司 LevelField Financial 将收购券商 Netshares F...
81月31日,国家电网新疆电力联合电网电子商务公司国家电网区块链技术公司开展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力交易电子性能担保业务。这是国家电网系统中第一个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实现线下纸质担保向在线电子担保的转变。区块链销售 国家电网...
加密新闻:日本财务大臣承诺在 2025 年 6 月前对加密税进行重大修改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宣布,政府将在 2025 年 6 月底前审查该国的加密税法。这是对日本现有加密交易者税收法规日益增长的担忧的回应。据 Io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