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互联网法院成立,新的取证、存证的技术也随之产生。日前,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消息称,由北京互联网法院主导,运用区块链技术保存电子证据的平台“天平链”,运行3个月以来已在线证据采集数据超过100万条。当事人通过电子诉讼平台提交的材料全部通过区块链平台进行了存证,截至目前存证材料数已达187623条,验证证据文件316个。
法院存证用上区块链 今年9月9日,北京互联网法院挂牌成立,“网上案件网上审理”的互联网审判模式普遍被采用。互联网审判模式凸显了证据的重要性。电子证据由于易变性、易改无痕等特点,会导致涉网案件存证难、取证难。在这种情况下,北京互联网法院建设了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天平链”平台。“天平链”是由北京互联网法院主导,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百度公司、信任度科技公司等区块链产业企业共建的电子证据平台。
在司法实践中,区块链一方面可以对当事人上传到电子诉讼平台的诉讼文件和证据进行存证,防止篡改,保障诉讼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对进行过区块链存证的诉讼证据进行验证,解决当事人取证难、认证难的问题。
运行3个月存证超18万条 “天平链”运行3个月以来,北京互联网法院搭建“天平链”证据平台,不断丰富“天平链”生态,目前已有的生态包括版权、著作权、供应链金融、电子合同、第三方数据服务平台、互联网平台、银行、保险、互联网金融。
目前,司法区块链节点建设共17个,完成24个互联网平台或第三方数据平台和存证平台之间的应用数据对接。截止到12月22日,“天平链”在线证据采集数据超过100万条。当事人通过电子诉讼平台提交的材料全部通过“天平链”进行了存证,截至目前存证材料数已达187623条,验证证据文件316个。
可让当事人更加诚信 据北京互联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传统的取证程序相比,“天平链”存证相对更加简洁,对于区块链平台存证的安全性、可信度的审查前置,对于证据是否一致性都可以通过后台的技术支持进行检验,法官可以省略掉对于取证程序是否可靠的检验。采用区块链存证、取证的费用较比传统的取证费用低,而且可以自行操作。
此外,在涉及区块链取证的案件中,当事人对于证据真实性的认可度更高,鉴定启动率大幅下降。当事人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表现更加诚信,易于开展调解工作,提高庭审效率,对提升审判效率和质量有助推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东认为,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天平链”有先进技术支持,能够确保数据真实性、保护用户隐私、逐步实现互联网空间的治理法制化,这是区块链技术的优势体现。
2020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时代的到来表明企业和互联网的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数据呈几何级增长。预计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44ZB,中国占18%。数据二次增长的结构变化给数据存储系统带来了...
最新消息!存档节点正在彻底改变区块链世界!这些节点存储整个区块链历史记录,为开发人员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数据访问权限。这对于dApp、金融工具和分析平台来说是一个颠覆性的变化,可确保快速准确的数据查询。...
Xandeum 是 Solana 上的区块链存储层平台,计划于 2024 年 9 月 20 日推出扩展解决方案、流动性质押计划和原生代币 XAND。根据与 crypto.news 分享的新闻稿,Xandeum 将在新加坡...
Xandeum 是 Solana 上的区块链存储层平台,计划于 2024 年 9 月 20 日推出扩展解决方案、流动性质押计划和原生代币 XAND。根据与 crypto.news 分享的新闻稿,Xandeum 将在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