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APP在运营一段时间后,以缴税等为由要求投资者追加投入资金以赎回本金,或以各种理由诱导追加资金,之后便无法登录。目前,海南、江西、内蒙古、四川等多地警方接到报案后已立案侦查。
近日,海口市民许伍(化名)加入了一个维权群,群里的人都在APP上参与了“云养牛”投资,直到APP无法登录,他们才发现上当受骗。现全国已知的受害者约有60人,他们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后,警方以诈骗案立案。据群内受害人统计,所有“投资额”加起来约有上百万元。
很多投资者认为自己很谨慎,开始只是投入几百、几千试试,即便真的被骗了,损失也不大。这时候往往都能获得项目方承诺的投资回报,而一旦投资者追加投资,数额达到了几万、十几万元,然后开始大做特做“躺着把钱赚了”的美梦时,突然有一天APP无法登录,之前热情推荐投资的客服也把自己拉黑,这时候才发现自己掉进了别人精心设置的陷阱,财富美梦瞬间化为泡影。
这样的所谓“云养牛”骗局可谓相当低劣,而它之所以能够让无数人上当受骗,从根本上来说,还是缘于投资者的盲目和投机心理。
受害人往往是通过一些来源不明的渠道发现一款“云养牛”APP,至于这款APP是谁开发的、属于什么公司、公司到底有没有真正的养牛场,对于这些情况完全不知情,仅仅凭借APP上的承诺,就盲目相信,把几万、十几万的真金白银往里扔,这本身就是极为荒唐的。
再说投机心理。很多人开始投入很少的钱,然后很快就赚到了钱,于是人性中贪婪、冲动的那部分就被激发出来,总想着以小搏大,大赚一笔,开始迅速、大量追加投资。
投资者们也不想想,网络上一款来路不明的手机APP,它有什么能力给出高于银行利息几百倍的投资回报?如果真有这么好的投资机会,这些APP开发者自己的亲朋好友早就进入了,哪里还轮得到全国寻找投资者。
受疫情影响,“云经济”着实火了一把。足不出户的日子里,一切问题似乎都可以在“云”上解决。令人没有想的是,趁着“云经济”的兴起,别有用心的骗子们也悄悄爬上了“云端”。
不久前,央视曾曝光了一个“云养猫”骗局:今年8月底的一天,厦门的张女士发现了一款名叫“某喵”的APP。客服说,在网上云养猫就能赚钱,而且还是高额回报。张女士投入1.7万元后,APP突然无法登录。与张女士类似的受害人还有很多,目前已有6000多人报案,每人受骗金额少则两三千元,多则高达十多万元。
“云养猫”骗局刚刚被拆穿,“云养牛”骗局又浮出了水面,类似骗局的接连发生,对于那些渴望“躺赚”的人来说,不失为一记警钟。
实际上,骗子的套路虽然五花八门,但招式却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打着“躺赚”“高利”等噱头引君入瓮,先以小恩小惠布下诱饵,然后再狠敲一笔后玩失踪。
对于这样的网络骗局,政府有关部门当然要给予重视,全面打击,把骗子们绳之以法。此外,还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多加防范,尤其不要在一种投机、贪婪的心理下参与五花八门的网络投资项目。
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想识破“云骗局”,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投资心态,面对所谓“高回报率”的项目保持理智,发现问题立即报警;另一方面,不要盲目迷信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一切还是要以官方认证信息为准。只有建立在群防群控、严查严打的基础上,才能杜绝形形色色的“云骗局”,不给骗子留下“翻云覆雨”的机会和平台。
最近,中国银行业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其他五个部门发布了提醒,一些打着金融创新和区块链旗号的罪犯通过发行所谓的虚拟货币、虚拟资产和数字资产来吸收资金。资产侵犯了公共利益。合法权益。这些活动并不是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区...
It’snotoftenthecasethatcryptoscamsarecalledPonzischemeswhenregulatorsareinvolved,likeintherecentUSeealso:6Kind...
印度芒格洛尔的一名居民因通过名为“MaxCryptotrading”的加密庞氏骗局诈骗50多人而被捕。该骗局通过一款Android应用程序进行,承诺在150天内获得高额回报,并提供2%的推荐佣金。该计划在消失前已累积了约...
️拉美的庞氏骗局即将到来最近,一个名为KFC-USDT的骗局项目在拉美地区蔓延,该项目有明确的VIP等级制度,并声称你的收入取决于你邀请的用户数量和他们的等级(充值金额),这是典型的庞氏骗局。我们坚信防范诈骗最重要的是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