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比特币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交易涌向比特币系统,其性能问题凸显出来:交易确认时间久,吞吐量低。比特币每10分钟出一个区块,区块最大为1MB,换算下来每秒钟处理的交易数是7笔,与当前许多金融系统相比太少。吞吐量过低限制了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为改善这个问题,不少公链项目致力于提高性能,例如增加区块大小或提高出块频率。
限制区块链性能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共识过程。在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环境中,要得到多数节点的认可,往往需要多次交互,而每次交互伴随着网络延迟,这两者的影响使得区块链系统的吞吐量难以提高。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开发出了新的共识算法,下面介绍一种新的共识算法。
异步共识算法: 在同步共识协议中,每出一个块,所有节点之间要进行同步,共识通过后再继续出下一个块。另一种做法是出块后无须立即达成共识,每个节点根据一定规则尽力出块。如果规则制定得足够巧妙,各自为战的节点在一段时间后仍能达成一致。
现有的异步共识算法有:Graph算法、ITOA、HashGraph等。下面介绍一下HashGraph算法。
HashGraph算法: HashGraph是一种数据结构和共识算法,旨在解决异步拜占庭容错问题。根据FLP定理,在可靠且存在节点失效的异步分布式系统中,不存在一个可以解决一致性问题的确定性算法,因此HashGraph并非完美的异步拜占庭容错算法。HashGraph在特定条件下对确定性做了些许放宽,即共识算法可能无法终止(即无法给出交易排序结果),但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极低,随着更多信息的汇入,这种概率无限趋近于0。HashGraph主要通过互相投票(Gossip about Gossip)和虚拟投票(Virtual Voting)来实现共识过程。
HashGraph的特点: 1)公平:账本具有一致的时间戳,可以对每笔交易进行定序。 2)安全:使用异步拜占庭容错(ABFT)系统,有相当的安全理论证明,验证简单。 3)速度快:可达到250000TPS的吞吐量。
HashGraph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在大规模公链环境下,gossip算法可能会遇到问题;2)每个共识节点需要保存全网数据,数据压缩问题不易解决。
Graph和HashGraph算法都是成熟的算法,在哥伦布凯撒公链V3.0研发中,采用了一些核心思想,希望在后期上线的"哥伦布凯撒公链V3.0"中,TPS能有质的飞跃。
从文化或组织的特点出发,人类可以大规模合作,在地球上的许多生物中脱颖而出,达成共识。没有共识,就不可能形成机构合作的力量,其中一些来自国家机器,如货币的使用,这需要国家的信用认可。比特币的诞生给我们带来了网络独立运行的成...
据Cryptolaxy最新发布的“基于DPoS共识算法构建的TOP11项目”榜单,波场TRON高居第一。榜单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TRX市值为57.6亿美元,远高于其他项目。作为2022年发展最快的区块链平台之一,波...
原则上分为分组密码和序列密码。前者将明文分为固定长度的数据块作为基本加密单元,应用最广泛。后者一次只加密一个字节或一个字符。密码不断变化布比区块链签名算法,仅用于数字媒体等特定领域的加密。分组密码序列密码也叫流密码。通信...
我们知道,区块链系统本质上是一个所有人共同预定和维护的大系统。那么全世界的人们是如何实现共同记账和维护的呢?这必须依赖于我们今天要提到的共识。机制。共识机制,顾名思义,就是参与整个网络的个体(节点)用来达成共识的机制。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