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8 14:00:55
数字藏品火爆的背后,容易引发同质化的效仿,如果不注重对于文物藏品的梳理,对博物馆个性化展陈的研究,数字藏品也会落入窠臼,毕竟诸如敦煌、故宫等博物馆已经将部分藏品的数字化资源免费提供给观众。谈及如何开发数字藏品,他对文博从业者提出了几点建议,不仅要全面梳理馆藏文物,发掘亮点,提取文化IP,进行版权登记,同时还要注重二次创作,对于售卖火爆的数字藏品,可以委托专业厂家定制实体文创,实现两条路径的双收益。
刚刚结束的春节假期,数字藏品可谓火爆出圈,从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到各大新闻媒体,再到云闪付各种新年活动,数字藏品争先恐后的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其中以文物形式的数字藏品居多,许多国宝级的文物以全新的数字形式展现在大家的眼前,加深了大家对文物的认识和了解,拉近与瑰宝艺术之间的距离,但与此同时也引发出诸多法律相关的思考,博物馆是否有权与这些互联网企业合作,铸造数字藏品呢?文物要如何授权才合法合规?文物数字藏品有何不同?文物数字化后是否还受相关法律保护?
用于发售的数字藏品是对现有文物数字信息的再利用。其主要功能是用于欣赏和传播,发售过程不体现藏品的三维比例、成分细节、材料配比等关涉文物安全的基础信息。受众的购买不会导致文物信息泄露,影响文物市场交易秩序。数字藏品与真实藏品分属网络与现实两个空间,在功能上具有互补性。实物藏品作为时间和空间交汇的产物,是数字技术不可替代的。信息技术扩大了实物的影响范围,NFT通过数字资产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藏品的认知。
数字藏品火爆的背后,容易引发同质化的效仿,如果不注重对于文物藏品的梳理,对博物馆个性化展陈的研究,数字藏品也会落入窠臼,毕竟诸如敦煌、故宫等博物馆已经将部分藏品的数字化资源免费提供给观众。谈及如何开发数字藏品,张廷元对文博从业者提出了几点建议,不仅要全面梳理馆藏文物,发掘亮点,提取文化IP,进行版权登记,同时还要注重二次创作,对于售卖火爆的数字藏品,可以委托专业厂家定制实体文创,实现两条路径的双收益。
互联网上公众可触及的文博文物数字内容呈现爆炸性增长的趋势。根据数据显示,全国被调查的文物的数字化比例为,其中珍贵文物藏品的数字化比例为。而在国外,法国卢浮宫数字化程度高达75%,大英博物馆文物的数字化比例也近50%。
腾讯幻核联合国博衍艺推出时光考古数字宝藏,进入活动界面可选择与文物开始互动,对文物依次进行:扫尘、旋转、探秘后可成为该文物的守护人,获得相应文物的数字证书一张,同时还有机会获得本期藏品提前购资格或免费藏品空投资格。
从真实性、唯一性等数字藏品的特点来看,其发展相较于实体文创产品及文博场馆而言也可起到补充和拉动的作用。“数字藏品是一种非常好的传播方式。于文博单位而言可以将原有的文物数字化信息以数字藏品的形式进行呈现,作为对实物藏品的补充,让大众对馆藏文物有更深入的了解。”该业内人士表示。
“今日份的数字藏品发售预告来了!”在某数字藏品交流微信群里,3月17日,《中国经营报》记者看到了一张“数字藏品发售预告”图片,其明确标识了包括Hi元宇宙、鲸探、幻核、时藏、芒果TV、丸卡、稀象等平台在内的数字藏品平台在当...
是谁在抢购数字藏品?文博类数字藏品为何如此火爆?消费者购买数字藏品之后应该如何妥善使用,从而避免侵权行为?3月13日,封面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成都知度知识产权研究院院长、四川省版权协会首席版权专家张廷元教授,在他看来,数字...
中国北京时间2021年3月11日,纽约市佳士得司法拍卖艺术大师Beeple的一幅NFT数字艺术品《每一天:前5000天》通过14天的在网上竟价,最后以约6900万美金交易量(约4.5亿RMB),是全世界第一件在传统式拍卖...
拓展实际、数字双生、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高新科技一直在从每个层面重构全球。2021年,伴随着“元宇宙”年间的来临,数字造型艺术藏品时期大门口悄悄地打开,时期向将来数字全球咆哮而去。有比较敏感的创业者明确提出,数字...